你的位置:意昂体育注册 > 最新动态 > 刘邓大军兵强马壮,付出巨大代价,为何没在大别山站稳脚跟

刘邓大军兵强马壮,付出巨大代价,为何没在大别山站稳脚跟

发布日期:2024-07-29 13:17    点击次数:74

前言

在任何一边强一边弱的战争中,如果弱方想要逆转攻势,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战略转变?

在1946年国民党打响内战第一枪的时候,我军与国军的实力对比是很惨烈的,所以蒋介石才最先采取全面进攻的战略,而我军连坚守都很难。

而在之后国军改变战略开始充电进攻陕北、山东之后,我军就更加难受,整个华中与山东的军队其实都是在被压着打的状态,地盘基本快没了。

而这种时刻,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发动鲁西南战役,不仅为自己的南下撬开出口,也为华东野战军整体撬出一片生存空间。

此时,中野的刘邓大军凭借一举之力敲掉6万国军,满心以为此次在鲁西南取得这样显赫的战果,又南下吸引了大量国军,华野外线的陈、唐兵团应该是时候过来接手前线了。

然而刘伯承南下之后直接懵住了,陈唐兵团在中野这支大军马上要进大别山的时候还是不冒头!说白一点,中野这次来到大别山是来配合华东战场的,也就是中野是在替华野抗揍呢!

结果拿下战果之后,华野还是连个头都不冒,甚至连中野身后追兵都不拦一拦,这让刘伯承一下子火了。直接发电报给陈士渠和唐亮,语气严厉得像是在骂人。

“……在此战略紧张关头,采取打圈子的避战方针,是绝对错误的。”刘伯承此言,一是对着陈唐两个兵团领导十分不满,二就是完全没给陈粟两个任命兵团领导的人留面子了。

中央方面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相当恼火,刘邓大军此次在战略上其实另有意义,却被追击受损。但毛主席一看刘伯承话已经说的很重了,就绕过陈唐,批了批华野纵队。

当时的情况究竟危急成什么样子?陈唐兵团是真的做错了吗?大别山失利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之后又发展成了什么样?

华野决策:七月分兵

刘邓准备挺进大别山的时候,陈唐兵团北渡黄河修整,难道是真的如刘伯承所指责的是在“打圈子避战”吗?情况并非如此。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爆发前,军委电报向刘邓表示陈粟两人已经集结了27个旅准备在6月10日之后配合刘邓出击。

而在孟良崮战役之后,军委重新指示华野应集中兵力在山东对敌。这次的战役将号称国民党五大王牌师之一的74师斩首,迫使国民党重新准备新的攻势,华野则在临蒙之间待机休整。

而在这之后,国民党为挽救山东战局调集重兵,齐头并进,还吸取孟良崮的教训,不给我军分割歼灭的机会,导致华野对莱芜地区的进攻计划作废,只能继续休整。

而军委也在6月22日指出,山东战场依旧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刘邓南渡也是为了配合山东战场作战,所以要打有准备之仗,不能莽撞。

但在6月29日,军委指示陈粟谭分出两至三个纵队去鲁南打机动战,分两个纵队往来泰安西、南各地,正面留四个纵队监视国军动向。

这一下令陈粟两人有些措手不及,因为在5月22日时,军委的电报还显示不能分兵,坚持内线歼敌。

但他们依旧认真研究,认为刘邓一出,全国的战略规划应该会出现大变动。于是7月1日时,华野便分兵三路,史称“七月分兵”。

陈、唐兵团正是前去支援鲁西的三支纵队。7月2日,军委重新下达指示,令陈唐兵团由策应刘邓出击,演变为协同刘邓大军作战。也就是陈唐兵团一上来就要打上7天到10天。

在这种情况下,陈唐兵团来来回回疲于奔命,部队疲劳是说得通的。而如此的一支部队,不要说阻击刘邓身后追兵,接手黄河沿岸战区了,再不休整连自身都难保。

那难道大别山之后的失利是在于这次的七月分兵吗?当然也不是。从战略上看,七月分兵凸显出中央对战局内外线思考的骤然巨变,也是之后豫东战役各纵队配合的基础。

中央的目的是中野华野向外线转移吸引注意,缓解根据地方面被压制得快背过气去的局面。而华野本身出现的“山头”问题,也使上级的意图很难在第一时间被下级领会并贯彻。

情况惨烈的挺进大别山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中国共产党军队游击战术的巅峰作之一,深入敌后,在区域面积不算庞大的大别山区以一支孤军牵制百万大军。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其中的“挺进”两个字,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刘邓大军这一去是前无去处,后无支援,进了大别山最大的目的是拖住国民党,再然后活下来就是胜利。

刘邓大军出发去大别山的时候人数差不多在十二万,出来的时候只剩六万。那这一仗既然这么苦,为什么要打,不可以不打吗?

答案是必须打。目的一是攻其必救,站出来给蒋介石当靶子,减轻其他兵团和解放区根据地的对敌压力;目的二是实现战略转变,在武汉、南京中间搞动静,打乱国民党军事部署。

在毛主席作出这样的战略安排时,其实就已经注定了好不容易拉出来的刘邓大军这一支军队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残了,华北一带因为国民党部队的集结肯定也更不好打。

但实话实说,当时陕北、东北、华东都要撑不下去了,尤其是陕北,中央机关用两万人吸引了胡宗南三十万大军,毛主席自己都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大别山不去,陕北就不行了。

于是,1947年6月21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动动员会议,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八个旅分别在八个渡口同时强渡黄河,正面接敌取得优势。

就此开始至7月28日夜刘邓大军攻克羊山集,打了28天的鲁西南战役以刘邓大军的大胜为终结,为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通道。

这个阶段里,国民党占据了大部分地盘,但兵力缺得要命;而我军呢,兵虽然越打越多,但内线战场解放区几乎全给人嚯嚯完了,什么瓶瓶罐罐都不剩。

然而蒋介石毕竟家底丰厚,解放区经济却几乎直接垮掉,这种情况下,就是时候把内外线战场转变一下,直接把战斗引到国民党地盘上,内线变外线,打蒋家的地方去。

大会战,大别山,战略与战役

在刘邓大军鲁西南战役之后,其实我们还有另一个选择,攻其必救,还可以去取豫皖苏,威胁徐州。

但是打开地图,豫皖苏旁边就是山东地区,如果在这里开打,就很有可能变成“上了一桌菜,却来了几桌人”的局面,到时候在外线战场国民党地盘上,还打大会战?所以只能是大别山。

七月分兵之后让陈粟有机会可以掩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然而也正因如此,导致胶东地区兵力不够,大半落入国民党之手。

进入大别山上的刘邓部队遭到白崇禧的倾力围剿,人员损失惨重,也只能被迫转出大别山,进入中原地区。

而在华野七月分兵之后,国军方面依然坚持抱团行动。土山集战役中,粟裕本来已经包围了胡琏的整编11师,正打算围歼,却被赶来的国民党军队逼得不得不撤围。

此时的中央见状,还是更倾向于打小规模的战役,于是要求粟裕跨江搅乱国军后方,逼迫国军不得不分散开。

这时再来看,不管是七月分兵还是挺进大别山,从战略上来讲都有效地缓解了我军面临的压力,然而放到实际战场上,我军熟悉的小规模歼灭战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情况,导致“打不动”的情况。

正是粟裕坚持到城南庄与毛主席会面,立下“军令状”,并在1948年6月到7月,打了一场豫东战役,为之后的兖州、襄阳战役奠下坚实的基础。

在分兵与挺进大别山,小规模歼灭战与大会战之间出现了中央的战略指导与实际战役指挥情况不相符的现象。

在这里,以后人的角度去看,难道是战略出错了吗?不管是内外线互换的时机还是七月分兵、大别山之后扭转成进攻态势的我军,都证明这个战略其实没错。

那难不成是战役指挥出了问题吗?当然也不是,先不提豫东战役一开始就攻下了开封,单看粟裕之后打死了一个兵团,又重创了另一个兵团还能跑掉就知道,这次战役绝对是利大于弊。

两者都没出问题,那这次大别山的失利到底是失在哪里呢?

结语

在解放战争时期,两军之间很突出的一个不同点在中央的战略指导方式。解放军的前线指挥一般都会自己判断形势进行选择;国民党不必说,蒋介石“微操”大师的名头不是白来的。

而有人说毛主席根本不懂军事,作战地图都看不懂,这种人不知道是真的没脑子还是单纯不知道战略指挥和战役指挥有什么区别。

先不要说是不是能看懂,就算能看懂,毛主席在当时的情况下能怎么样?李先念从中原战场撤退的时候说想跑,主席不肯,后来一听实在顶不住,主席就说你赶紧跑吧。

在战略上,中原战场很重要,是必须守住的,于是毛主席第一次没有允许;在战役上,李先念直接说了就是守不住,难道还要怪毛主席不让他早撤吗?

战略和战役是两种不同的指挥方式,一个看全局,一个看前线。解放军方面前线和中央的沟通其实一直很勤快,拿着不同的账本,谁看谁有理,对不上账也很正常。

粟裕的“军令状”,其实就是在领略到毛主席想要把内外线战场倒换的战略之后,才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战役指挥,是战略与战役上的双双结合,这才有了后面的全面进攻。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意昂体育注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